央視再贊賽力斯超級工廠 領先智造書寫綠色發展
2025-09-16 12:13 互聯網
近日,央視《綠水青山中國答卷》之《山水之城 重慶實踐》播出,聚焦重慶賽力斯超級工廠綠色產業鏈,展現其以智能制造書寫綠色發展的“山城答卷”。
節目從一臺AGV機器人開始,由點及面展示了整個賽力斯超級工廠的高度智能化、自動化以及綠色發展的內核。據悉,每臺AGV機器人日均完成370次搬運任務,行駛里程達34.5公里,耗電量卻僅為12度電,相當于一臺1.5匹變頻空調運轉15小時的能耗。這種高效的工作模式,讓超級工廠每日碳排放量直接減少19.8噸。

綠色轉型,既是壓力,更是驅動企業不斷向前的核心動力。目前賽力斯已建成多座分布式光伏電站,未來總裝機容量將躍升至173兆瓦,每年可發電近1.7億千瓦時,相當于減少1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。這些綠電能通過充電樁為AGV機器人和電動重卡等設備提供動力,形成了“自發自用、清潔循環”的能源利用體系。
作為全球標桿級的智慧工廠,賽力斯超級工廠擁有超過3000臺機器人協同作業,實現沖壓、焊接、涂裝等關鍵工序100%自動化。沖壓車間采用全自動冷沖壓技術,能夠循環利用再生電流,降低70%的電力消耗;焊裝車間配備高效低能耗設備;涂裝環節則通過優化非生產時段參數,減少能源浪費。看似微小的改進,累計下來就是巨大的碳減排紅利。
在工廠內的物流運輸方面,賽力斯也進行了一場“綠色”變革。賽力斯行業首創的智慧無人物流港,由無人駕駛電動重卡高效地運送物料,工廠內部物流實現了全鏈路零碳排放,成為國內汽車制造業低碳物流的標桿。

此外,賽力斯行業首創“廠中廠”模式,將寧德時代、延鋒、文燦等世界級高端供應鏈集聚到賽力斯超級工廠內,實現本地化同步生產和供應,不僅有效提升雙方的協同效率,也大幅減少了運輸帶來的碳排放。通過這種協同方式,賽力斯把綠色發展從工廠內部延伸到了整個產業鏈。
正如央視節目所展現的,賽力斯超級工廠不僅是一座造車工廠,更是一座綠色發展的樣本。在重慶這座山水之城,它以智能制造為筆,綠色能源為墨,書寫下新時代的“山城答卷”,展現了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共贏可能。
廣告